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临夏在行动

隔离点的感控“大管家”

2022-08-07 来源:  记者:刘刚林  浏览量:345

d9759d11-46fa-491f-be14-280e34b47800.jpg.jpg

记者 刘刚林

隔离点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是控制疫情传播最关键的一环。连日来,临夏市民族医院9名医护人员战斗在该市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尽职尽责,无惧风险,用无私无畏的坚守和奉献护卫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苏萍就是其中一员。

苏萍是临夏市民族医院预检分诊的一名护师,2020年兰州疫情期间,苏萍逆向而行,成为我州驰援兰州医护人员中的一员。我州本轮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有经验、并在隔离点工作过的抗疫“老兵”,苏萍在接到去隔离点工作的任务后,没有半刻犹豫。“7月24日晚上11点左右,我接到紧急通知,便回家和家人简单告别了一下,收拾行囊后就连夜进驻隔离点开展工作。”苏萍说道。

回顾在集中隔离点的工作、生活,“辛苦与汗水,感动与温暖”一时间涌上苏萍心头……

“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脱防护服时,每脱一件,都要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清洁。”此次进驻隔离点,苏萍主要负责感控和消杀工作,她每天会特别去注意大家的口罩鼻夹和额前防不胜防的碎发丝,查看面罩佩戴是否达到防护要求等,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注意事项,事无巨细地跟踪着隔离点疫情防控的每个环节。“虽然大家都是经过培训的,但感控工作无小事,每一个小细节的背后都是在挡住大风险。”苏萍说道。

采集核酸样本、体温监测、健康宣教、物资配送……苏萍和同事化身“全能”战士,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再戴上口罩、面罩,24小时值守在隔离点,承担着所有隔离人员的生活和护理。一天的工作下来,大家的护目镜被雾气模糊,防护服被汗水浸湿,脸颊被压出了一道道痕迹。

“非常感谢你们的悉心照顾,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虽然没有见过你们的真实样貌,但我们坚信你们是最美的天使”……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每每看到隔离人员发来的感谢短信,医护人员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隔离点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全封闭处置;人员解除隔离后,要进行环境采样核酸检测,开关按钮、通道门把手、床铺以及马桶、化粪池的水等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要进行检测和消杀。前几天,隔离点一批人解除隔离,苏萍和同事立即行动,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才完成所有消杀工作,大家嗓子和双手被消毒液侵蚀得红肿疼痛,但没有一个人有一丝怨言。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消杀内容和步骤,苏萍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密密麻麻的一页,并分享给同事,让大家每天睡觉和工作前都认认真真地看两遍。“只有大家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才能保证隔离点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要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阻断疫情传播。身为医护人员,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战胜疫情,让隔离人员平稳度过隔离期,安全回家。”苏萍说道。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经历了隔离人员的解除隔离、转阳就医、新人转入等,隔离点的工作也由刚开始的忙碌变得有条不紊。隔离点也因为苏萍和同事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未出现任何因感控不到位的感染事件。

苏萍,只是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本轮疫情防控中,还有他、她,以及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医护人员,他们昼夜投入战斗,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