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临夏在行动

等核酸的日子

2022-08-07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马瑞鹏 马茹萍  浏览量:311

d9759d11-46fa-491f-be14-280e34b47800.jpg.jpg

记者 马瑞鹏 马茹萍

“七日不见,如隔一周”,谈起是否想念家人,在东乡县某隔离点度过整整七天的广河县祁家集镇新冠密接人员马小兵依旧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戏谑道,但依稀可见伤痕的右手一直紧紧攥着自己用了4年的旧手机,稍有动静便急匆匆地瞥一眼。

“娃娃们不教一下,新手机还弄不来!”66公里外,用了四年老年机的菜农马白给也刚刚洗完指缝里的黑泥,在孙儿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用满是老茧的手,用刚到手三天的新手机截屏了自己的核酸阴性码,呲起嘴对着一个“祈福”头像的微信用户发送了出去。

是的,微信头像为“祈福”的用户是马白给也貌似很“颇烦”的儿子马小兵。而66公里已经是这4年来,她离儿子最近的距离。

时间拨回至2018年,让母亲“颇烦”到用竹竿抽打出手上伤痕的马小兵有了自己的孩子,初为人父与身无寸“技”的压力,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在听到县人社局组织人员外出务工的消息后,他带着妻儿来到了18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江阴市打工,这一走就是4年。因为母亲的老年机无法视频连线,他也只是在特定节日里,与母亲电话联系,寒暄几句,报个平安。

“老娘老是喊叫着要看孙子”。4年后,2022年7月11日,在广河县突发疫情前两天,已经在外经营起餐馆的马小兵带着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回到了家中,而母亲则采摘了一些自家大棚地里的豆角作“礼”,去了自己的娘家。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两天后就能见到的儿子,已是新冠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

马白给也的“颇烦”日子又“少”了7天。

“你让哈克帮你弄!”在隔离点,独自隔离的马小兵每天起床的头件事除了盯着自己的核酸检测是否为绿码外,便让母亲截图发核酸证明给自己。7天,每天都能收到母亲的绿码证明。

“天天看到绿码就稳当了……”“天天等核酸”,是马小兵这4年来,与母亲联系最频繁的日子。

突发的疫情,打散了家庭期盼已久的计划,本就分置两地,羁绊想念慢慢积累成一件巨大事务。马小兵和母亲之间“紧张”的情感关系就这“等核酸的日子”里,来回拉锯,逐步趋“暖”。

隔离期满,回到家中的马小兵除了要继续三天的居家自我监测外,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第一个拉到群里的就是母亲。

他读书不多,群名也不出所料,“相亲相爱一家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

编辑: 马宇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