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百年前,有这样一位兰大青年。他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代追求真理、向往革命。他在李大钊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他在短暂的生命中不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就是我党在甘肃的早期杰出领导人、临夏籍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胡廷珍。
走进人物 聚焦传奇
人物简介
胡廷珍,生于1902年,甘肃省临夏市人。他的一生都充满着困顿和危险。阴霾笼罩,但他理想崇高、信念坚定,他的生命短暂却透露出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伟大光芒。他在求学时沉着用心、在反抗时无所畏惧、在危机时机智勇敢,他在河州大地点燃革命星火,他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
信仰人生 记忆留存
法政求学 觉醒理想
“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17岁的胡廷珍考入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现兰州大学)。在校期间他带领学生罢课游行,引发了法政学潮。之后他远赴北平,前往北平朝阳大学学习。当时的北京,各种先进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这两所学校求学期间,胡廷珍心中的理想真正觉醒,逐渐坚定了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
(图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公函)
坚信马列 传播真理
1922年秋天,胡廷珍参加了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认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成为李大钊的得力助手。在李大钊指导下,胡廷珍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学生运动,确立了献身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图为纪录片资料胡廷珍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24年,在李大钊的介绍下,胡廷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之一。
1926年3月18日,胡廷珍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北平“三一八”学生运动,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反对卖国军阀政府和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军阀政府的惨酷镇压,胡廷珍毫无惧色、义愤填膺。他还编印了《李闽学烈士纪念册》,以弘扬烈士事迹。
(图为影视剧资料廷珍任黄埔军校教官 )
为了避免反对势力对进步学生的搜捕,同年6月受党的委派,胡廷珍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教官,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开展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地下组织。
投身北伐 陇原播火
北伐开始后,因形势需要,胡廷珍被党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总政治部工作,协助中共北方区领导人刘伯坚做冯玉祥西北军的政治工作,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图为胡廷珍建立中共导河特支)
1927年3月,胡廷珍等共产党员恢复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胡廷珍任特支书记。同年,在临夏建立了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胡廷珍在陇原大地上用各种形式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星星之火,洒满陇原大地。
艰苦革命 英勇就义
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遭反动军阀杀害。为了悼念李大钊同志,胡廷珍领导临夏各族各界人士六百多人,在东关庙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在追悼会上胡廷珍介绍了李大钊同志的生平和革命精神,号召人民继承和发扬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把反帝、反封建、反新旧军阀的斗争继续进行下去。群众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觉悟不断提高,各种革命思潮涌动!
(图为胡小岩接受采访)
面对白色恐怖,胡廷珍毫不畏惧。1928年8月,为暂时躲避反动当局的疯狂搜捕,胡廷珍化名王文,装扮成和尚或者商人,转移到永登、永靖、青海循化、保安等地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1930年2月,胡廷珍携妻子儿女奔赴新疆,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2月,被反动当局抓捕杀害,时年仅31岁。
凝望历史 情怀永存
百年历史浩浩荡荡,红色江山世代相传。当新时代的兰大学子再次追忆起百年前那位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我们感动于他对革命事业的赤子之心,感触于伟大时代带来的幸福安宁,感悟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青年学子时刻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扎稳理想的底盘,挺直人生的脊梁!
参考资料
[1]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编;甘肃党史资料 第4辑 大革命时期的甘肃地下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玛纳斯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玛纳斯文史资料 第4辑.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临夏文史资料选辑 第1辑.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编;昌吉文史资料选辑 第15辑.
图片来源| 定西日报 民族日报 《革命烈士胡廷珍微纪录片》 《油画:中共导河特支组织临夏各界人士在东关庙广场召开悼念李大钊烈士大会》
供稿:走红网络工作室 文字 | 杨喆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