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临夏文苑·元旦特辑

2022-01-04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2685

1641259773963499.jpg

1641259797505910.jpg

雪里红   王必旭    摄


新年祝词

田园闲客

今天,2022年的钟声敲响,

吉祥的数字,

寓意深远!

我远望,玉树琼枝,

皑皑白雪。

新年的馒头,

仿佛在眼中滚动,

我喊出乡村振兴

我的家乡,

走向复兴。

窗口,那枝梅,

蠢蠢欲动,

恍若我期冀的种子

正孕育着花蕾。

红的蕊,

开始萌动。

你瞧!一匹马,

艰难地走过塄坎,

脊背上,

是一筐沉甸甸的肥土。

一阵“突突突”的机声,

穿透泥土的心肺,

将土坷垃碾碎。


时针,滴答滴答!

正指向一个新的起点。

阳光,洒向原野,

农人,喜笑颜开。


风,从东边吹来。

一声鸟叫,

沉寂的院落


刹那间,

弥漫着热气。

窗户打开了,

空气进来了。


绯红的屋瓦,

一溜烟排开,

视野里,

天清气朗。


卜算子·新年寄语

◇马坚强

欢欣辞旧年,鼓舞迎新岁。万里神州已小康,竭力终无愧。

冀愿家国安,尽早擒魑魅。吾且敲壶雪中歌,独与春风醉。


庆祝元旦

◇陈进坚

撕去旧日历最后一页

揭开新日历第一篇

三百六十五个轮回

画圆了生活


雪花奏响春的召唤曲

一元复始

河畔的杨柳

注视着春来的方向


鞭炮声

惊醒新的纪元

梦想和现实

重新站在起跑线上


悠扬的钟声

唤醒沉睡的梦

我的灵魂将启航

随风飘扬


捡拾起岁月的诗意

——2022年元旦寄语

◇马永清

生动而潋滟的往昔时光里

堆砌的回忆充满欢乐与忧伤

一路的风雨

一去不返

站在新年的门口

匆匆的时光

添了新岁

迎来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一米的阳光

如影随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冬日的旷野里

不问,今夕何夕

不管,何年何月

在时光不停地转动中

珍惜擦肩而过的人

不要遗落在百花深处

如风儿一样自由翱翔

昨日的风华,付诸一笑

今日的岁月,留给时光


时光如梭,搁浅了诺言

往事如风,转身回头

迎着新的朝阳

始于初见,止于遥远

在昨天的人生中

回忆今天的圆满

今朝一别

已是千里之外

如果2021年,没有牛气冲天

那么2022年,能够虎虎生威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

捡拾起岁月的诗意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最美的风景在远方

在世事的沧桑中

谱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日子

◇祁国钰

我把时光蘸在笔尖

铺开整张白纸书写

我想要一个安静的夜晚

梳理过往

那所有的一切


与昨日签下约定

不再怀念

不再感慨


与今日握手寒暄

说好一起努力

一起坚守


给明天发去简讯

崭新的一年

我只愿在荒漠里生根

做最有用的泉眼!


“元旦”史话

◇靳小倡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在我国,是阳历新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据考证,此名源于三皇五帝中的颛顼,约有3000余年历史。由唐初房玄龄等撰的《晋书》上早就载有“以孟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而颛顼则以农历的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又合称“元旦”,故而“元旦”两字可算个词组,而且是一个合成词。

“元旦”一词还出于南朝·梁代萧子亏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在解释《春秋经》中的《公平传·隐公元年》上,曾精辟载道:“元年者何?君子始年也。”这就导出了“‘元‘者,‘始’也,第一也”。

古时民间对“元旦”有种种趣称,汉代张衡《东京赋》上记述“于是孟春元日, 群后旁戾”;而《后汉书·陈翔传》中也明确地载有“时正旦朝贺……”;另《汉书·孔光传》上又精辟透彻地载述了“岁之朝,日三朝”,又被颜师古引伸注释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日三朝”来由。可是在晋代傅玄的《朝会赋》上载述“采秦汉之旧仪,肇元正之嘉会”;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上有“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还有“正月三朔,是谓正日”。这就是“元旦”在历朝中的称谓雅号。

古代文人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极其精辟地记述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民间已俗称为新年,只是习惯地称呼阴历新年。古人朱骏声又极为精细地论述道:“日出地平谓之旦”,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美好的明天,寄于无限希望。

其实古时有“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的趣说,出现了金鸡报晓,迎来新一年“元旦”之日。我国历朝都将新年伊始,当作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良辰佳节来庆贺,故“元旦”就有一岁之首之称。于是“元旦”被称为“上日”“首日”“三元”。

历朝所称的“元旦”各有千秋。《诗经》上称“元旦”;汉代则称其为“元正”;晋则称“元辰”;南北朝时也称“元辰”……所以我国古代“元旦”独有月日之异。最早的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到商王朝却将“元旦”之日改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又提前到十一月初一;后来秦代再又将“元旦”提前至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恢复夏历纪元法,“元旦”重又改回到正月初一。自唐以后,一直沿照此纪元法将“元旦”定于正月初一。直至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以公历纪元法,将1912年1月1日定为中华民国的元年“元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向世界宣布将公历(阳历)元月一日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传统佳节——春节。而外国“元旦”也很有趣,并非都在一月一日这一天。许多国家是以大自然的一些奇异现象为依据的,像非洲埃及的“元旦”是在秋季;而南美阿根廷的“元旦”,却是在炎热酷暑的夏天等等。

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历法原为10个月,当时的统治者罗马皇帝竟随心所欲地决定要增添2个月,并将其放在年末,后来儒略·凯撒统治了罗马,为树立其威望,特别强行颁布一道圣令,原先放在年末的2个月,移至年头,于是就正式规定一年由12个月组成,并以1至12数序排列下去,且将1月1日标定为“元旦”。这就是被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认的公元纪年法。


一抹阳光迎新年

◇鲁珉

新年的第一缕晨光,在雪停的那个早晨,带着微微的冷风,款款向我们走来。

“时光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德国其名诗人席勒曾这样写道。也是,当新年的钟声穿透天际,撞击你的耳膜的时候,每个人总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于是,铺开新年的纸笺,给新年写一阙新词,有祝福,有期待,有心愿。

时光犹如一杯老酒,经历越久,沉香越浓。那些曾经的过往,走过的路、经过的事,握过的手、唱过的歌、爱过的人,都是一种难以复制的昨天。那些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都曾经有过,不会轻易忘记。犹如窗台上那一盆悄然绽放的兰花,送走了旧时,芬芳着新年。

新年如一杯咖啡,诱人味蕾,香气扑鼻。那些或轻或重的希冀,都在新年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忘掉过去生活中的艰辛,记住喜悦。去追逐生命中的厚重,将那些值得拥有的,揽入怀中,放大所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新年如期而至,怀旧、感动、祝福、希冀、梦想,组成一首乐曲,在岁月里弹唱。或许明天也有泪水、遗憾、懊悔和感伤,但都是前进途中难以避免的,是成长路上的不可或缺。

一年365个日夜,就这样在飘飞的白雪里画上了句号。即使有再多的留恋和不舍,它还是按照固有的节奏,一步步离我们远去。因我们都曾努力过,奋斗过,所以昨日的记忆就变得日益丰厚,更加隽永,回味悠长。

走过昨日,就知生命宝贵;走过时光,便知岁月无情。春光易逝人易老,世事如棋局局新。生命的年华,容不得半点懒散与懈怠。唯有进取,才会有你想要的生活。

或是怀旧,或是祝福,都是一种心境。其实,在新年里,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条新的起跑线。目标或许不同,但只要努力奔跑,总能到达终点。每个人的身后,都会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结果或许不同,但都洒下过汗水。只要我们从容地带上一份追求上路,无论行走到哪里,定会长出一片生命的绿,头顶一片湛蓝的天。

回眸逝去的日子,记忆中有些许艰辛,但也有丝丝清甜。努力了,不论怎样,总有收获;拼搏了,不论成败,总有印痕。抬头仰望明天,将手中的蒲公英用尽力气吹散,化作祝福。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翻开新年日历的扉页,写下一行心愿,希冀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路径,再用脚踏实地去实现一年的理想。

唯愿岁岁花似锦,让幸福和快乐、美好与成功,一路相伴,续写新年别样的精彩。


新年里的幸福时光

◇马官平

雪花飞舞,时光匆匆。转眼间,元旦又来到了身边。

元旦,一个温馨的词汇。一盘饺子,是团圆的诠释,也是幸福的见证,更是浸在时光里的美味,香味浓郁,回忆甜美。

做一顿香气四溢的蒸饺,并非一件易事。需要一家人分工协作,母亲和馅,父亲包饺子,而我则负责烧水,蒸饺子。

和饺子馅是一个精细活:讲究一切、二撒、三倒、四拌。首先,母亲将洗好的韭菜整整齐齐地分成几小股,然后一股一股地切,这样切的韭菜馅大小基本一致,待切好后一起放入盆中。接下来,母亲撒入一些葱花、食盐、花椒粉、炒菜调料;紧接着倒入适量的油,最后用筷子均匀搅拌,这样,油、馅、调料便融为一体。

下面就开始包饺子,这是父亲的拿手活。包饺子讲求:一包,二捏。所谓“一包”就是包的馅要适量,馅多了,饺子蒸到锅里,馅就会撑破面皮,从面皮中走出来,穿过蒸屉的气孔,落去水中,像一条条小鱼在锅里游来游去。馅少了也不行,饺子熟后就成面疙瘩了。“二捏”就是把馅包入面皮后,用指尖轻轻地把面皮边角捏紧,这样馅就不能从面皮里溜出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烧水蒸饺子。炉子内,熊熊火焰摇曳舞姿,激情澎湃。炉子外,浓浓炊烟爬出烟囱,坐在屋檐上眺望远方。伴随着“呜呜”的声音,热水开始翻滚,好像温泉在喷涌,又好像海水在咆哮,一副很有气势的样子。待水沸腾后,把蒸屉的饺子放入,慢慢蒸熟。这时,弥漫的热气,在窗玻璃上开出一朵朵冰花,好看极了!半小时后,揭开锅盖,香气扑鼻,瞬间勾起人的食欲。

最后,往小碟子里倒入陈醋,放入辣椒油,就可以享用了。一家人围坐炉火旁,陈醋的味道,氤氲了饺子的清香,饺子的鲜美充盈了味蕾,炉火的温度温暖了亲情。一个个蒸饺,闻一下,便香气袭人;尝一口,酸辣可口。

我们常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围坐在炉火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过一段平凡而惬意的时光。


古诗词里的“元旦”

◇魏有花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这是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这首诗如一幅“乐岁图”,将人们欢庆佳节的场景展露得淋漓尽致:邻居家正在庆贺新年,老人饮酒作诗,少儿齐声歌唱,全家老少,其乐融融。

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是首的意思。在我国“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元旦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古到今,历代文人墨客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众多名篇佳作。

“玉炉香袅笔毛濡,元旦诗骚鼓角摧。十载未穿维翰砚,一壶得中步兵厨。雪并残臈归刍狗,风引韶光到草庐。翘首白云三千里,江公多似郭公愚。”这是魏晋时期欧阳建的《元旦》。“东风昨夜到,送喜入城来。仗尔春阳力,千门万户开。”这是明代区越的《元旦》。“红烛光中度岁除,云鬟略整不须梳。清晨献罢椒觞后,仍对梅花读古书。”这是清代言忠贞的《元旦》。“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这是明代杨继盛的《元旦》。“辉辉灯火曙光连,气淑风条景物鲜。双阙禁钟鸣朔旦,千门春贴迓芳年。金花杂组新裁胜,柏叶清樽喜侍筵。仰戴圣皇康且寿,长期元节沐恩偏。”这是清代胤禛的《元旦》。以上几首关于元旦的诗,从不同视角,各个角度,描绘了元旦佳节的万千气象,给人美的享受。

元旦是个喜庆的日子,诗人借助这个日子抒发心胸,表达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唐代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别的老人都忧伤于时日不多,而他却不惧衰老,开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份从容淡定的胸怀令人折服。整首诗歌表达了他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年的豪情壮志。

元旦是一副大红的桃符,诗人把酒写联,好不惬意。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一夜的细雨融化了残雪,太阳放晴,将阴郁一扫而光,在这清新的日子里,把酒写联,辞旧迎新,让人好不惬意。

元旦是一个思念的日子,诗人想念故友,潸然泪下。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元旦之日,团圆之时,在这个时候难免想起自己远在他方的故友。莲花滴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一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

元旦是一个思乡的日子,一缕愁绪,满腹伤感。唐代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客居他乡,元旦前夜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这一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宋代王安石的《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抓住了元旦最常见的景象,点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这些特别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元旦的欢乐气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宋词里的元旦更是给人一种别样的意境与美感。宋代黎廷瑞的《蝶恋花·元旦》:“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