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成熟果实。
艾叶为常用中药,《木草经集注》载“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苦酒煎叶疗癣”,又《纲目》云:“温中逐冷、除湿”。我州积石山、临夏县等地作为艾草产业正大量引种栽培,所插植物及药材图片为我州广泛分布的野艾,其艾叶作为地区习用品大量使用。
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祛湿止痒。主要用于吐血,呕血,崩漏,月经过多,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
现代研究表明,艾叶所含的艾叶油具有镇静催眠,平喘镇咳,利胆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水提物具有止血,保肝,抗菌,兴奋子宫及抗氧化作用。
用法:艾叶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或捣叶。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阴虚血热者慎用。
选方:
1.治大便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60ml。《千金方》
2.治痛经:炒艾叶9g,加红糖,用开水煎数沸后,温服;又方:艾叶4.5g,黄酒煎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民间常用艾草点燃烟熏房间以驱虫及环境消毒。也水煎熏洗或炒热温烫治痈肿、皮肤瘙痒、疥癖等。
艾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阴,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用分株繁殖。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种。艾叶于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即可。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