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石咀村——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小山村

2021-06-29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刘红红  浏览量:954

1625131917599248.png

记者 刘红红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位于和政县买家集镇最南端的石咀村,是一个犹如人间仙境般的小山村,境内有黄松沟、柳梅滩、牙塘水库等景点。同时,这也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小山村,“牙塘酒曲”和民俗活动“牛犊爷”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太子山脚下的小山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间,一条旅游专道穿村而过,一幢幢民宅或整齐排列或散落在道路两边,田野里玉米正拔节生长,目之所及是一片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1b62ce94-b6f6-46c7-b2bd-1b74b907f1a7.jpg.jpg

牙塘欢乐谷

买家集镇副书记马麒告诉记者,如今的石咀村,围绕“突出山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步伐,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如何挖掘资源优势,把美景变成财富?石咀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整合项目资金,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创建黄松沟和柳梅滩旅游景区,配套建设景区道路、停车场、垂钓园、网红桥、牙塘欢乐谷、民宿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档次。

在黄松沟景区,村民赵红涛正忙着接待体验网红桥的游客,她现在是黄松沟景区的服务员,她的家离景区不到10分钟车程,她说:“进入夏季,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多,一到双休日或节假日,人就更多了。我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面打工划算得多。”

据了解,黄松沟景区已形成“村支部+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支部带头,成立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入股,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这样农户可以分红,社员可参与到景区的具体工作中。目前,吸纳40多人务工,有效促进了群众致富的步伐。

为了让广大游客喜欢来、留得住、能消费,石咀村还打造了饮食基地,修建了观光主题餐厅。餐厅负责人陈小凡说:“来这里旅游、吃饭的人很多,餐厅几乎是满座,有时我们十几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从黄松沟继续行驶数百米就到了柳梅滩社,两排白墙红瓦的房子映入眼帘。路两边正在修建主题民宿,每座民宿内建有客厅、厨房、卧室等,院内建有花园,院外修建了可供游客自种自食的菜园……

如何给游客留下念想?除了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石咀村还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让更多外地游客流连忘返、留住乡愁回忆。

石咀村群众热爱生活,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庄稼人吃酒庄稼人醉,庄稼人醉了哪搭些睡?

平展展的个大地,头枕上杠子了睡……”

这首“牙塘酒曲”石咀村副主任杨希华便脱口而出。

“牙塘酒曲”是当地流传的酒曲,音调朴实简洁,唱词既有说古道今、历史典故,亦有农事趣谈、民俗俚曲,唱起来别有一番韵致。2009年8月,“牙塘酒曲”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杨希华从15岁开始唱牙塘酒曲,几乎所有曲目他都会唱。“石咀村不仅有‘牙塘酒曲’这一种民间艺术,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民俗活动‘牛犊爷’。”据他介绍。

“牛犊爷”的表演角色不多,仅有二十多人。主要有喜神两尊、画匠一人和法师八九人至十几人不等。牙塘“牛犊爷”是挨家逐户进行表演的,白法师和喜神载歌载舞进入农户上房,喜神向户主说祝福词,画匠用蘸墨的毛笔在户主脸上涂画,边画边唱祝福词,祝福庄稼丰收、农户平安。“牛犊爷”于2017年成功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艺术,给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平添了几多神秘色彩,让更多的人想走近它,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杨希华表示,在乡村振兴中,既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发掘资源优势,让外面的人能看到村上的特色,吸引游客或者投资商过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