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组合唱响“花儿”故事
记者 马正兰
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节目
“花儿”这根红线把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花儿”成就了二人的美好姻缘,罗杰和苟喜霞在“花儿”之路上携手共进,被评为松鸣岩“花儿”会非遗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从相识相恋到后来的结合,两人一起唱“花儿”,挖掘关于“花儿”的美丽故事。“鸳鸯组合”台下感情真挚,台上配合也非常默契,台风大气沉稳,歌声婉约灵动,同台对唱更是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和政是“花儿”艺术的荟萃之地,2004年8月松鸣岩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称号,2005年6月被西北民族大学确定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教学科研基地”,当地丰厚的“花儿”资源为“花儿”歌手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对鸳鸯组合把“花儿”从临夏漫到央视“黄金100秒”的舞台,一路走来,通过不断努力成为当下最红的“花儿”新秀,他们就是罗杰和苟喜霞。
“2015年,我们第一次以组合的形式参加首届和政县高原梨花节,获得一等奖,之后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花儿’我们结下良缘。”罗杰说道。
“中间是黄河两边是崖,峡口里有两朵云彩。
云彩搭桥你过来,心上来的花儿哈你漫来。”
当时他们以男女对唱的形式共同演唱保安大令《一辈子不分开》,演绎“花儿”曲目中主人公之间的婉转感情,得到了何清祥等“花儿”歌唱家们的一致赞扬,“花儿鸳鸯组合”也由此诞生,以固定搭档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曾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在香港、青海、宁夏、江苏、山东等地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展演活动,在第七届中国原声民歌大赛中获铜奖,第十二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中荣获银奖,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传承人展示奖,参加2019甘肃省百姓春节联欢晚会,荣获2020年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儿大奖赛一等奖,获得我州“花儿”艺术家二等奖。
亮相2020年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儿大奖赛舞台
夫妻俩告诉记者,小时候,每次去松鸣岩浪山,看到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流,里三层外三层地簇拥着,听“花儿”里酸甜苦辣的故事,笑着、闹着、吆喝着,融入一场盛大的蓝天音乐会。自此,也喜欢上了这美妙的“花儿”。
“我从小喜欢听‘花儿’,向村子里爱唱‘花儿’的人们请教,再后来自己不断琢磨、推敲、研究‘花儿’的曲调和曲令,通过看光盘模仿‘花儿’高手的演唱,跟身边的‘花儿’歌手探讨演唱技巧。”罗杰告诉记者,后来他越来越痴迷于“花儿”的演唱及挖掘和创新,自费学习专业的声乐课程,对松鸣岩“花儿”和其他各地民歌的演唱方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两种演唱方式融合起来,从而有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人们的喜欢。
小俩口对“花儿”传承事业有着不同寻常的执著和坚守,他们希望自己在保护原生态“花儿”曲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并发扬光大。
2019年5月22日,罗杰、苟喜霞二人组成的“花儿鸳鸯组合”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节目,并挑战成功。他们唱功扎实,演出精湛到位,富有特色的“花儿”演绎得到了央视节目组导演和现场观众的好评和喝彩。
“登上央视《黄金100秒》舞台,我们用宝贵的时间尽情演绎‘花儿’独特的美,让更多人了解临夏,认识我们‘花儿鸳鸯组合’,得到现场观众的投票支持,真正圆了我们的‘花儿’梦。”
“今年6月,我州党政代表团一行到济南市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在招商引资和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我和罗杰献唱‘花儿’曲目,在场嘉宾和企业代表对我们的歌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得知我们是夫妻搭档,大家对我们更是充满好奇,觉得我们走在一起正是‘花儿’的魅力。”苟喜霞说话间眉开眼笑。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是就这个唱法。”罗杰用这首经典的传统“花儿”表达了他对“花儿”传承事业的执著和坚守。现在“花儿”的填词越来越丰富,他希望自己在保护原生态“花儿”曲令的基础上,在老师们的帮助和呵护下,努力学习、勤奋积累,将“花儿”的内涵加深,外延扩大。
“目前,我们考虑出自己的歌唱专辑,也商量制作歌曲伴奏,做出自己的东西,在唱‘花儿’的路上能够走得更远。”罗杰说。
鸳鸯组合与“花儿”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他们正是“花儿”曲目中所唱的花儿“白牡丹”和小伙子“阿哥”,在临夏这片土地上共同唱响了“花儿”故事。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