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让群众多条增收路

2021-09-01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马麒 马瑞鹏  浏览量:748

报纸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jpg

1630459248556319.jpg

记者 马麒 马瑞鹏


初秋的积石山县石塬镇肖红坪村,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美。群众在房前屋后建起的一个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内,整齐摆放的香菇菌棒已冒头的香菇,让人欣喜。

今年以来,石塬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自然资源和产业现状,立足实际,按照“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探索发展庭院经济分户种植食用菌。

在肖红坪村,部分村民在家庭院内、房前屋后空闲地搭建温棚,种植香菇。“我们专门挑选了100户留守妇女和老人居多的家庭,从县农业农村局申请资金,给每户补助3000元,指导他们搭棚、设架、放置菌棒等,促进村民再就业。”村党支部书记樊学春说。

刚开始,许多村民都没接触过香菇,种植成效不太理想。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联系州农科院派出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技术人员进入香菇大棚,挨个检查,现场给予指导,并给村上列出问题清单,村上照着清单改正,这样一来种植效果特别好。”樊学春说。

通过及时、精准的技术指导,村民们尝试种植的香菇喜获丰收,村里又统一收购,为村民上了一道“保险阀”,让他们可以不愁销路放心种植。

村民何忠海是“庭院经济”的受益者之一。50多岁的他外出务工力不从心,得知村里要免费搭建香菇种植大棚时便积极报名。眼下,何忠海种植的香菇长势好,从4月至今,已经卖出了500多斤,收益2000多元。

一家一户的庭院,面积不大,但如果发挥好作用,就能够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樊学春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个菌棒能产出1斤半香菇,每斤收购价是5元,要是种出品质最好的“花菇”,每斤可以卖到30元……比种植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高很多。

如今,肖红坪村立足实际,积极引导村民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编辑: 马宇 责任编辑: 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