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一家亲

关北村:回汉一家亲 共圆小康梦

2020-06-29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赵好飞  浏览量:1090

1593414033497328.jpg

多年来,在临夏大地上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于心底,形成了各民族一家亲、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局面,充分展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近日,记者在康乐县虎关乡关北村深切体会到,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共圆小康梦的生命线。

1593416069177396.jpg

“吃水不用挑,热炕不用柴火烧,屋里有水冲式厕所,孙子的学校离家只有200米……”说起现在的生活,63岁的马得胜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山上住的房子是土坯房,下大雨房子就会漏雨,出门两脚泥,娃娃们念书要走三公里的山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心里很舒坦。”马得胜是康乐县虎关乡关北村村民,以前住在山上,去年11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点。

康乐县关北村是一个汉族、回族群众杂居的村,全村476户,10个社有9个社汉族聚居,其中住在山上的10社29户是回族群众。为改善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环境,经过县委县政府多次摸排走访,于2019年5月,决定将山上的这29户回族群众迁至山下集中安置点。

1593415588684560.jpg

2019年6月,县上通过三平一通的政策,协调虎关乡在二十铺村征地,虎关乡政府和关北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召集干部群众讨论,在关北村川区修建集中安置点,为山上的29户回族群众建起了王家湾自然村集中安置区,并在屋内修上水冲式厕所、暖气,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1593415619341754.jpg

经过三个多月的规划建设,去年11月集中安置点建成投入使用,把29户回族群众陆续搬迁至王家湾新农村安置点,彻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就医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困难问题。

这29户回族群众搬迁至山下与其它9个社的汉族群众居住在一起,大家很欣喜。随后,一个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在关北村上演。

去年11月,10社的马得录搬迁到山下安置点,但自家的牛棚还未修好,他的7头牛无处安置。此时,同村的汉族群众王新军听说后,主动将马得录的牛免费代养在自家养殖场里。王新军的养殖场共代养了18头牛,都是同村的回族群众搬迁到安置点后还没有条件在自家牛棚安置的牛。

1593415632359737.jpg

“本来大家就是一个村子的,只不过他们住在山上,山上山下距离较远,平时大家来往少。但是,现在山上的回族群众搬下来后与我们住得近了,大家成了左邻右舍,需要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王新军说。

“现在村里的回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也会去庆贺,汉族群众家里有事回族同胞也会来帮忙。去年冬天回族同胞搬下来刚好赶上农闲时,回汉群众还组织一起打篮球、喝茶。大家彼此尊重,相处融洽。”关北村第一书记杜宏庆欣慰地说。

1593415646511921.jpg

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回族群众纷纷说:以前我们住在山上,与山下9个社的汉族群众离得比较远,现在搬到一起住了,感觉回族汉族群众走得更近了、更团结了,大家感觉到关北村这个大家庭很温暖。 

1593415660222480.jpg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里的回汉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汉族群众在回族群众搬迁过程中积极主动,全力帮助配合。现在回族群众搬下来至今已有大半年,回汉群众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在这个小山村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的心里,大家心连心、手拉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奔小康。


编辑: 责任编辑:马少华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