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记述

松鸣岩“花儿”由来

2017-12-14 来源:临夏州旅游局  记者:中国和政网  浏览量:2316

“花儿”一词的出现,最早当属《玉台新咏》中沈约《十咏领边绣》:萦丝飞凤子,结伴坐花儿。照此看来,南北朝时就有人唱“花儿”了,但那时的“花儿”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了解,而描写古河州花儿的诗文最早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任职河州的儒学教授高弘诗中:“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说明在明代河州传唱花儿已蔚然成风。

20世纪40年代初张亚雄先生的《花儿集》认为:“河州是花儿最兴盛之地,是花儿的故乡”。从保留的音调、早期唱词及遗留的民俗等分析,河州花儿是秦、南北朝时期羌、汉民歌融合而具雏形,后经隋、元时期汉族及汉化羌族、藏族的演唱逐渐形成和完善,明代以后,经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族等民族的演唱和传播、流传而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歌,并逐渐繁荣起来。而和政正是河州花儿的南乡大本营,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 

和政花儿源于何时?应与松鸣岩花儿会和寺沟花儿会的形成有关。关于松鸣岩花儿会的形成,目前在社会上有两种认识::一种是神话传说,一种是文献记载。松鸣岩花儿会的由来,传说有三: 

一是相传明代河州都督刘昭巡山游猎松鸣岩,遇仙于此,学得仙曲“花儿”,遂自捐俸银,修建庙宇,并与遇仙之日(即四月二十八日)传唱山歌,形成花儿会。

二是相传很早以前,一位青年猎人到松鸣岩打猎,忽遇一位姑娘在唱歌,歌声非常好听,猎人偷学得此歌,回去后唱给大家听,人们都说好听,为了纪念这位姑娘,众人在松鸣岩修建菩萨大殿,并在猎人遇见姑娘的那一天——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齐聚在松鸣岩,模仿姑娘唱起了歌,从此松鸣岩便有了一年一度的唱山会,也就是今天的“花儿会”。

三是相传天宫龙华圣母的三个女儿金萧、银萧、玉萧因厌倦天宫的生活,私自下界访游名山奇境,来到松鸣岩下,被秀美景色所吸引,恰逢猎人青哥被恶豹所追,命在旦夕,幸被金萧所救。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报救命之恩,青哥在众亲友的帮助下在松鸣岩修庙塑神,举办盛大的庆祝会,恰在这时,金萧仙女显灵了,并从天空中传来悠扬的歌声,被众人学得。于是在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日举行庆祝会,唱传说中的仙歌,即是今天的花儿。后相传金萧仙女留在了松鸣岩,银萧仙女留在寺沟、玉萧仙女留在湫池沟,这几个地方均成为和政著名的花儿会场。

从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松鸣岩建寺时就有了花儿,说明花儿在和政出现应该在明代以前。

据旧《和政县志》记载:“和政会场有二,一为松鸣岩,一为寺沟”。清道光时河州诗人张和《河州八景》中有《松岩叠翠》一诗:“叠嶂层峦看不明,万松积翠锁峥嵘。楼台偶露林间影,风雨时听树杪声。羌笛遥传边曲古,雪山寒接暮云横,登临应有孙登啸,半岭斜阳鸾凤鸣”,其中“羌笛遥传边曲古”一句中的“羌笛”是指流行于河州的“咪咪”(或“筚筚”),“边曲”即指“花儿”。晋人孙登喜长啸,这里指歌手们高亢激越的歌声。前清秀才祁奎元的《游松鸣岩》中有:“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听罢独徘徊”句,都说明了松鸣岩“花儿会”盛况,说明和政花儿在清代已相当兴盛了。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花儿艺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临夏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和政被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之后,花儿艺术已迎来了新的春天,这朵艺术奇葩将会越开越艳。  

 咪咪——天籁  


进入春和景明、杨柳吐翠的季节,和政的山野里时不时地响起一种笛声,它声音清脆、响亮,撩人心弦。这就是流行于和政地区的民间乐器——咪咪。它是用细毛竹做成,长约5寸,竹身上钻有四个发音孔,一端安上用约一寸长囫囵柳枝、白杨、毛刺、麦杆条之皮等嫩皮作的哨子。一端削薄,另一端塞进用竹制的管子。多有单管,也有双管。因用嫩条作哨子,吹奏随意,吹奏时发出“咪咪”或“吡吡”的声音,因此被当地俗称为“咪咪”。吹奏时把管竖起来,用双手大拇指和无名指分上下固定竹管,再用左右手食指和无名指按管上面的四孔,单管、双管相同。吹奏时单管发出的音色纯真、细腻,双管发出的音色宏厚、纯朴。由于竹管细而管身短,不论单、双管同有高亢、响亮的独特韵味,独领风骚,其音量远大于横笛。白居易《杨柳枝》:“嫩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就描写的这种哨子。  

咪咪原为单管吹奏,后模仿羌笛改为双管并连吹奏,这种吹奏形式至今在临夏州内特别是和政花儿山场 及山野间牧人中随时可见。咪咪从结构上看,与羌笛完全相似,均为竖吹,不论单、双管均为四孔发五个音,而羌笛原型也为四孔发五音,其结构相同,特别是双管咪咪,发出的声音同为双声,音色相近于簧管,后汉时羌人与汉、藏、回等民族杂居时,羌笛得以发展,由四孔变为五孔,后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双笛从羌起……,京房君明知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可见咪咪是羌笛的亲属乐器。据调查,咪咪在武都、舟曲、成县、岷县、甘南以及陕西的西北等地都有流传。前面所述的武都、成县一带为古羌族地域,是羌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其中宕昌羌即为党羌的一部分。他们于东汉后期内迁与汉回杂居,从《中国音乐史》一书中说:“白狼夷歌和羌族的羌笛等乐器在汉代也传入中原地区”。陕西西北部的咪咪也是此时传入的,在唐代羌笛已发展为六孔,音域可达两个纯八度,横笛也随之出现。而流传在和政地区的咪咪仍为原始形态,停留在四孔五音阶段,再未发展创新。考其原因,咪咪与花儿相伴而生,长期共存,因花儿音乐为五声音阶,咪咪也是五声音阶,正适合吹奏花儿曲调,所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在松鸣岩及其它花儿会场、山场中咪咪作为独奏和伴奏乐器,形成了它独特的、无法取代的艺术韵律。咪咪做为民间传统乐器,因此倍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编辑: 责任编辑:马宇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