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翠绿
一到春天,松鸣岩便会展现一种青绿色的芳香,青青的花、青青的草、清清的水,还有那青青世界里漫无边际的青绿色的美丽。
你要是穿行于那绿中,会惊讶地发现,构成那绿的元素是层层叠叠的松柏、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那绿的作品似一尊尊完美的现代雕塑,千奇百怪,各具风姿,有的如英勇善战的战士,有的如团结协作的朋友,有的如开屏的孔雀,还有状似葫芦的葫芦松、独居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通根相拥的连理松和虬根交错的“群龙赴会”;更有那雍容富贵的华盖千年,高耸入云的擎天柱等奇异景观,叫人浮想联翩,拍手叫绝。
每当山风劲吹时,这些长在岩石上的一幅幅绿的作品,在峡谷内唱响不同声部的欢歌,或激昂、或婉约、或抒情、或铿锵,最后汇聚成万马奔腾的动感旋律,上演一曲曲排山倒海之势的壮歌,故取名叫“松鸣岩”。这富有哲理和深刻含义的名字叫人平添无限的联想和诗意的同时,更加惊叹于最初给“松鸣岩”取名者思想的深邃、视角的独特与用词的别致。
在那满是绿的世界里,那些叫不上名或叫上名的花儿如星星点缀着那绿的世界。那时,您的眼前会情不自禁的展现出一幅幅花儿与绿那么和谐,那么有序地相拥在一起的精美画卷。
夏之韵——“花儿”
有人说,“花儿”是诗。“花儿”把诗情凝结成了峻峭的高山;有人说,“花儿”是画,“花儿”把画意浓缩成了斑斓的画卷。有人说,因为有了“花儿”,这里才有了灵气,有人说,因为有了“花儿”,这里才被赋予了生机。
夏天到来时,松鸣岩不仅满山碧绿,遍地飘香,而且到处洋溢着笑声与欢歌,山花烂漫的小峡河两岸成了歌的海洋。特别是每年农历的四月底,走进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花儿会场,仿佛置身于一个风景如画、歌声如潮、花儿似海的天然乐园。一个个“花儿”追随者里三层外三层的相互围观、相互簇拥、相互对视,发自内心地演唱“原生态花儿”,歌唱他们对爱情的感悟,对生活酸甜苦辣的感受,这是一种很纯粹的“花儿”演唱方式,如泣如诉,或喜或悲,穿梭于小河树木之间,植根于现场每个人的心里,顿时,情不自禁地吼上两嗓子来宣泄自己此时此刻最真切的情绪。
秋之获——画廊
在秋风的凉意里来到松鸣岩,走进十里画廊,在这层林尽染的画廊里走一走,看一看,唱一唱,跳一跳,拍几张照片和视频,玩一玩抖音,愁绪顿时消散,只剩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秀美。
这个季节,色彩是松鸣岩最狂傲的主人。青青绿绿的松,红红艳艳的桦,还有青绿相错、红橙相间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把“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个季节,所有的情节、故事都上了色打了彩,鸳鸯湖与三孔桥串联着清澈的流水,肋巴佛把勇敢与斗志记载在史册里,野牡丹恋恋不舍地望着心中的少年,把“三姐妹恋人间”的故事唱响天边……
再到深秋,天气渐渐变冷,曾经翠绿矫健的身姿在瑟瑟秋风里慢慢变老变黄,松鸣岩却以坚韧支撑着憔悴,大义凛然地抵抗着风霜的侵袭,山上的松柏如一排排的刚毅战士站成壮观的列队,驻守在山峦的每个角落,扎根于岩石之间,以它独特的雄壮风姿向大地展示着生命的顽强。
冬之景——傲雪
冬天要是来到松鸣岩,一定会感受到松鸣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羊肠小道,亭亭玉立的姊妹峰和各种大小庙宇将会勾勒出一幅幅绝妙的中国水墨画,带你进入超越思维空间的冰雪世界,此时,一切都那么恬静,那么自然,那么晶莹,又那么豪迈!极目远眺,一种看山看水看中国的豪情油然而生,到那时你定会放歌一曲,吟诗一首,笑语一片。
在松鸣岩的冬景里,最能展现傲姿的还是玉皇峰、西方顶、鸡冠山、南无台四座山峰。四座山峰对面遥望着的是松鸣塔,塔身显赫,巍然屹立。见到松鸣塔,不禁感慨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辉煌,并且驻足回味那流淌着的久远故事。
编辑: 责任编辑:马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