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 > 民族团结

康乐县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2021-07-06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马廉朴 刘刚林  浏览量:4713

齐奏团结乐章 共筑幸福家园 

——康乐县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1625539916795424.jpg

主题公园一角

69e02911-e603-4373-9e43-1b57a5efd44f.jpg.jpg

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

6d7f849b-2d0b-498a-b77d-89d29a9e4c6d.jpg.jpg

“石榴杯”诗歌朗诵比赛

6c93b188-377e-4738-9cb4-5e53dec7881d.jpg.jpg

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

e9fb0108-bca8-4c84-baa3-917a924df7dd.jpg.jpg

手拉手共绘团结画卷





记者 马廉朴 刘刚林


盛夏时节,记者行走在康乐县的城乡,一条条纵横山川之间的道路,延展着致富希望;一排排大棚内各类食用菌挂满菌包,蒸腾着产业活力;工地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个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一所所现代化校园内,书声琅琅,歌声阵阵,笑脸相映成趣……这一切,都生动地展现着康乐县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成效,记录着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印记。


顶层设计 高位推进创建工作


康乐县位于我州东南端,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是一个农业县、生态县,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的美称。在这10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9个民族30.5万名各族群众。

面对县情实际,该县喊出创建工作最强音:“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实现‘一张图’引领、树立‘一盘棋’意识、形成‘一股绳’合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去年以来,该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州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的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十进”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动创建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各领域开花结果。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有省级示范单位7个、教育基地1个,州级示范单位49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31个;受到国家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名,省上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4名,州上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7个、模范个人30名。

在创建过程中,该县牢牢扛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使命,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全县“六城联创”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4个督导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创建工作格局。“县上坚持顶层设计、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发展带动‘四轮驱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相结合,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安排、同部署,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县中心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实现了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体参与、全力推进。”该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士索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山水、宜居”的新型县城,全面提升县城品位,该县规划在县城三岔河虎关段生态恢复区域内精心打造牡丹观光园。当县上发出“共创园林城市,共建绿色康乐”古树名木捐赠活动倡议后,各族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牡丹捐赠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各族各界人士捐赠牡丹树8200多株,共同建成了100多亩的康乐县古树名木植物园。


宣传教育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该县胭脂湖公园、滨河文化广场、体育公园的健康游步道上就热闹起来了,伴着欢快激昂的歌声,各族群众手拉手跳起广场舞,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健康与欢乐。歌声、笑声萦绕在夜晚的天空,一片欢乐祥和。

走进胭脂湖公园,随处可见“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民族团结标语,创建氛围浓厚。“现在的公园更漂亮了,有很多民族团结的标语,大家在游玩的过程中增长了民族团结知识。”刚跳完广场舞的群众张淑霞说道。

虽然,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各有各的生活习俗,但在长期的交往交融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局面,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和谐发展而出力,为幸福生活而奋斗。

白云寺是该县最大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走进寺院,迎面悬挂着“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标语,寺管会的会议室里除了各项规章制度,摆放着的都是该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资料图片。该寺有一座汇集各民族书画爱好者作品的书画院,院内文墨飘香、沁人心脾,墙上挂着一幅幅精美书画作品,热情讴歌了该县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会的显著业绩。“我们一直很重视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的团结,始终把团结放在首位。书画院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书画家作品并进行收藏展示。此外,只要有宗教活动,就会邀请县上的民族团结宣讲小分队讲民族团结、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该寺寺管会主任桑发正介绍道。

这只是该县强化宣传教育,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的缩影。在宣传教育中,利用人文历史、地缘特色、民族民俗和生态禀赋,着力突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结合乡村风貌改造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墙,在重点乡镇、村打造一批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小广场、小花园,为各族群众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同时,通过打造“一墙一园(街)一游一网两馆五融多点”为主要内容的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特色品牌,举办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政策法规大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扩大了社会参与面,做到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看得见、够得着、齐投身、共参与。


加快发展 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康乐,有一种风景,叫民族团结、共同富裕。

该县虎关乡关北村位于临康和二级路沿线,全村共有10个社,476户1976人。有29户人家的10社王家湾,是全村唯一的回族聚居社,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群众。为了让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该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与位于川区的二十铺村汉族群众商议,计划将王家湾群众集中安置到川区。经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二十铺村汉族群众同意出让土地。现在,王家湾的29户回族群众居住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的新农村里,房间内电炕、暖气等设备一应俱全,开始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自搬迁入住以来,关北村回汉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汉族群众将自己新建的养殖大棚租给回族群众养殖牛羊,全村呈现出民族团结促和谐、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近年来,该县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将草长沟、菜子沟、白桦林连为一线的乡村生态旅游线,将莲花山、竹子沟、药水峡连为一体的旅游扶贫大通道,打造全域生态旅游产业链。时下正是旅游旺季,纳沟村群众贾存兵的农家乐里游客来来往往,很热闹。他们一家依靠乡村旅游脱掉了贫困帽子。“我不用外出打工,可以陪着老人、孩子,靠着这个农家院,一年就能收入10多万元。”看着门前一辆辆满载游客的旅游观光车,贾存兵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美丽乡村、危房改造、卫生整治、乡村卫生室和幼儿园、易地搬迁……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民生项目,让一个个像关北村、纳沟村一样的小山村一改昔日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旅游型、生态型、文化型、和谐型的特色村寨,焕发勃勃生机。“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和农村通村道路硬化率实现100%。今年,又新改建中小学、幼儿园59所,招录教师112人。深入推进‘健康康乐’建设,全面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远程诊疗系统,做到了农村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资助全落实、待遇全享受。”该县创建办主任马晓琳说道。

今年以来,该县坚持跳出康乐看康乐、跳出康乐谋发展,提出并打造“一中心三片三路四区四山”项目空间布局,组织实施总投资70.42亿元的重点项目109个,掀起了康乐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热潮。同时,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实施“六改”工程,培育形成了食用菌、高原夏菜和特色林果三大新兴农业产业。重点打造20个文化旅游标杆村,胭脂湖景区和草长沟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桦林和竹子沟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从小抓起 让民族团结火种根植于下一代


走进该县新治街小学,处处彰显着浓郁的民族团结文化氛围,校园里一个个造型别致、色彩明艳、富有民族特色的灯笼,各班级门口一面面主题鲜明、设计新颖、极具民族韵味的文化墙,楼道内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宣传展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活动展区……丰富的载体,将民族团结的火种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自创建工作实施以来,该校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学校党建工作、常规教育教学、创先争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德育活动、特色校园建设相结合,采用“一抓二学三评四展”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创建渠道,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与教育教学的双提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的主阵地是文化长廊,会‘说话’的墙壁,独具特色的版块,制作精美的美术手绘盘、主题手抄报、绘画作品等活动展,还有荣誉墙上那一张张灿烂自信的笑脸,都是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见证。这一切都是学校‘环境育人’‘活动即教育’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该校校长杨艳丽说道。

在该县虎关初级中学,浓郁的民族团结气息飘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各民族团结友爱已蔚然成风。《民族政策常识》《伴我成长》等民族团结校本教材,让民族团结知识走进课堂,学校食堂的每张桌子也都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桌签……该校校长毛小旭告诉记者:“多年来,学校以民族团结促进学校发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民族团结成果。特别是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进食堂、进宿舍为抓手,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晓的良好局面。”


红色文化 为民族团结事业铸根基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建家园,民族融合从未间断,各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结下深厚友谊。

这里还是一片红色土地,80多年前,英雄的红四军12师的广大指战员们,从雪山草地、硝烟战火中一路走来,在这片沃土上得以暂时休整。

红军驻扎期间,该县群众给红军战士们送去了自家的土豆和玉米;少年手中紧握镰刀,朝着革命的队伍大步走去;每一位战士的举手投足间都充满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一幕幕都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红色革命精神和民族团结情感,早已渗透进这里的每一寸土壤,融入人们的血脉中。现在,康乐儿女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心里,付诸行动,举全县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马士索说。

进入新时代,康乐县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视始终如一。该县以教育、宣传为抓手,以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保护开发红色革命遗址,立足文化本体,深度挖掘民族团结故事,扎实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假如青山能够诉说,它一定会把康乐儿女的幸福生活编织成动人故事;假如绿水能够歌唱,它一定会为这里共饮一河水的各民族群众的心手相连而引吭高歌……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