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个大门往树上看,
喜鹊儿盘窝者哩;
揭起个门帘往炕上看,
白牡丹睡着者哩。
[题解]
这首“花儿”首刊于朱仲禄整理《花儿选》176页(1954年3月西北人民出版社)。原录第一句为“出去个大门往树上看”,是出自己的家门,看喜鹊盘窝,视作吉兆,料到此去能会到情人;“走近个大门往树上看”,则表现了出远门的丈夫回来了,走近大门时看到喜鹊盘窝的吉兆,知道妻子在家。此处取后者意义,将“出去个大门”校作“走近个大门”。
[注释]
[走近个大门往树上看]二句表示歌者出门回来,担心妻子回娘家,故下意识地先往门前树上看了看,结果看见喜鹊在盘窝,是个吉兆,知道妻子在家,心中窃喜。
[揭起个门帘往炕上看]二句“白牡丹”指妻子。二句表现歌者走进家里,院子却无动静,不知妻子到哪里去了,心生疑窦。揭起门帘往炕上看的时候,见到妻子正作午间酣睡,顿时担心化作欣喜,表现出爱情生活中的复杂心理活动。
[赏析]
这首“花儿”表现一个出门人,回家看见妻子时的喜悦心情。
走到大门跟前的时候,我向树上张望,看有没有喜鹊报喜,原来是喜鹊正在树上盘窝着呢。这可是个好兆头呀!院子里静悄悄的,媳妇到哪里去了,难道不在家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揭开住房的门帘往炕上一看,原来我的“白牡丹”正在睡大觉呢!
上两句描绘出门人归来时急于见到妻子的迫切心情。其中心在于“喜鹊儿盘窝者哩”一句。过去在河州,人们认为喜鹊的叫声是一种报喜的声音,听见喜鹊叫,知道贵客到。凡有喜鹊在树梢上鸣叫时,大人孩子们也跟着喊叫,“有喜报喜,无喜请起”!意思是真正有喜事的话,你好好叫几声,如果没有喜,就赶快飞走吧。一来免得聒噪,二来免得一场空欢喜,让人白白盼望。生活中也往往有这种情形,男人从外面回来恰巧媳妇回娘家去了,或有约会外出什么的,这时候就分外感到沮丧和生气。这个出门人同样有这种心情。希望回家时能马上见到自己的妻子,所以,当他来到自己家门口时,自然想到这一风俗,不由自主地先往树上看看,有没有喜鹊来给家中报告自己来到的消息。一看,不仅有喜鹊,而且喜鹊正在自家大门口的树上搭窝哩。这一喜非同小可,便知道妻子一定在家。一推大门,大门也虚掩着,他便急匆匆地走进自己的家门,以此表现了情感需要的迫切性。上两句的绘景,为下两句的写人,烘托了喜剧气氛。
下两句着重描绘了出门人,看到妻子酣睡的憨态后的怜爱心情。当出门人走进院子,不见妻子,便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后来想到妻可能在房子里,便急不可耐地揭起门帘,一看妻子正睡在炕上,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他感到惊喜异常。按一般的情形,男子是会叫醒妻子的,可是这位男子是个情种,一来长时间未见自己的“白牡丹”,现在可以好好地看一看。二来是平时看到活动中的妻子,现在可以从酣睡中好好欣赏一番妻子的静态美。三来正是骄阳高照的中午,也许想到妻子刚从田野中劳累回来,让她多休息一会儿。总之,他不忍马上叫醒,只是深情喜悦地看着那美丽的身段和娇艳的面孔,表现出一种异样的怜爱和体贴。
这首“花儿”唱词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将比兴、抒情都融贯在叙事之中。全篇“花儿”叙述了一个出门人回到家门口,再到揭起门帘见到妻子的这一短暂时空中的活动,表现了情侣相见时的喜悦状态,特别是描绘主人翁想急切地见到妻子,但见到妻子后又不急于叫醒,在静静地欣赏自己妻子的美丽、可爱中,慢慢涌动起情爱的状态,深刻地表现了普通乡民朴素而深厚的爱情。这是这首“花儿”的最动人之处。
编辑: 责任编辑:马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