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生活提示

关于乙肝 你需要了解这些

2023-11-19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刘刚林  浏览量:1000

记者 刘刚林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乙肝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有哪些,该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和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安绪平。

安绪平说,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体液及性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母亲可将此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婴幼儿出生时不具有来自母体的先天性乙肝表面抗体,普遍易感,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婴幼儿好发。

另外,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乙型肝炎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都可传染此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安绪平说,慢性乙型肝炎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疾病逐渐进展可出现明显乏力,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有明显或者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面色暗沉与发黑、皮肤粗糙、无光泽)、肝掌、蜘蛛痣(红色的痣,中心为一红点,周围呈反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如蜘蛛样,按压中心红点后痣消失)、脾大。

安绪平说,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休息、合理饮食、营养、心理调节、避免饮酒及应用肝损伤药物,适当应用抗炎、抗氧化、改善肝功能、抗病毒及抗纤维化的药物,患者需长期治疗及随访。

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恩替卡韦:强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5年内累积耐药发生率为1.2%,少数可发生乳酸酸中毒,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等。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强效抑制病毒复制,耐药发生率低。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长期应用需警惕肾功能不全及低磷性骨病,需监测肾功能及血清磷。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作用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但其对肾脏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常见为头痛、恶心、疲劳。

替比夫定:可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但总体耐药率偏高。该药在母婴阻断传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有发生肌炎及横纹肌溶解的可能。

干扰素:该药物为针剂,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和普通α干扰素。

另外,还可以采取抗炎、抗氧化、保肝治疗,甘草酸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双环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作用,酌情使用;抗纤维化治疗,目前抗纤维化效果肯定的主要是抗病毒治疗药物,其他一些中成药,如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片等也有一定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若病情发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时可考虑肝移植手术。

那么,该如何预防乙肝?安绪平说,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可以预防的。大家只要记住下面六点,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积极接种乙肝疫苗。

安绪平提醒,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孔令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