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梁永吉)11月13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兰州交通大学承办、州文化馆协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3年黄河流域甘肃地区民间染织绣技艺提升培训班”在州文化馆举行开班仪式。兰州交通大学、省非遗保护中心、省内外非遗传承人及州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
本期培训为期一个月,来自我州各县市的50名长期从事刺绣等工艺的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参训。培训班邀请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省工艺美术大师、陇绣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刘云帆,贵州省蜡染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维英,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研究所(博物馆)副教授张宁等专家学者,围绕染织绣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观摩交流和成果展示交流5个模块进行授课。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他们将认真学习,把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到临夏地区染织绣与河州刺绣等工艺中,为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好非遗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委托高校和相关机构面向非遗项目的持有者和从业者,开展多种类型的针对性非遗保护活动,也是目前国内在非遗保护方面最高层次的国培项目。通过实施该项目,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