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改琴
2021年5月15日,临夏州美食百亿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吹响了推动临夏美食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发展的进军号角;
2021年6月3日,“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发布会举行,首次叫响“河州味道”地域品牌;
2023年6月9日,甘肃省美食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我州被授予“国际(丝路)美食名城”“中国清真美食名城”“清真菜技艺传承基地”“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评定中心甘肃专家工作站”,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吸引到临夏;
……
一个个“硬举措”、一系列“大动作”,充分彰显了临夏以非常之力、非常之策、非常之功推动美食产业向百亿级产业迈进的信心决心,生动展现了临夏美食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打响美食品牌,培育百亿级产业,让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造福百姓。近年来,州上紧紧围绕把美食产业培育成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这一目标,抢抓政策机遇、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特色优势,坚持全链条打造、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政策集成、体系构建、强链延链、提质优质、品牌振兴、服务提升、金融破题“七大工程”,美食产业标准化、链条化、品牌化步伐不断加快,“河州味道·临夏美食”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东乡平伙宴
擦亮美食金字招牌
临夏美食,是一部延续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一席催人味蕾的饕餮盛宴,是一抹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景,是一种敬业打拼的民族精神。临夏美食是古老河州的烟火气息,是临夏儿女的乡愁记忆,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进步,经过祖祖辈辈的守正创新和延续发展,积淀了岁月,保留了传统,传承了精华,赋予了临夏这方水土自然禀赋和人文性格,成就了“河州味道·临夏美食”这一金字招牌。
十大名菜、十大小吃、十大名点、十碗名面、十大名宴……2021年12月31日,“河州味道”临夏美食评选标准制定暨成果发布会上,一部“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宣传片,将牛肉面、手抓羊肉、甜醅子、八宝茶等最有临夏特色、最能抓住人们味蕾的食物呈现出来。
同时,正式发布了涵盖3类46项的《临夏美食标准》,让一个个特色食品有了“美”的标准,保证了地道、保证了质量、保证了安全。所有这些,都大大加快了美食百亿级产业的发展步伐,使“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更加行稳致远。
从简单的一日三餐上升到一个地域美食产业,我州高起点、高规格培育打造的“河州味道”地域品牌,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不断崛起的河州力量,扩大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的新领域,甚至成为面向外界讲好临夏故事的新舞台。
为走好临夏美食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路子,近年来,我州全面打响叫亮“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区域公共品牌,推广临夏美食“四个十”餐品和“十个宴”品牌,梳理“三品一标”生态食材品牌,展播优秀餐饮企业品牌,挖掘培育发展强劲的餐饮连锁企业品牌38个。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门店,加快美食品牌覆盖,在中式快餐、中餐店内门头、菜单、餐具中融入品牌LOGO及“临夏牡丹”等临夏元素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品牌vi视觉推广,让门店形象和就餐环境焕然一新、厨艺技艺和餐品质量大幅提升、服务水平和就餐体验显著改善,促进美食产业向现代化、连锁化、品牌化转变。截至目前,已完成临夏美食品牌餐饮门店建设827家、品牌商标嵌入2160家、餐具服饰配置2115家,品牌商标、餐具服饰、收银设备“三统一”门店达到1219家。
传承创新惊艳出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临夏市中心广场的“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人来人往、座无虚席。人们喜欢在这里相约就餐,在这家点上一份爆炒羊肉,那家叫上一份椒麻鸡,再买上几杯饮料,边吃边聊,工作的辛劳被舌尖上的美味所消解。在临工作的外地姑娘方诗雅告诉记者,手抓羊肉、酿皮子、河州包子……这些临夏美食都是名声在外的爆品,也是她每次回家必带的特色食品,深受家人喜爱。
民以食为天。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地理、物产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有着必然、不可分割的联系。临夏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早在唐宋时期,居住在河州境内的各族群众在菜肴配置、烹调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做法,制作出了一系列品质精良、令人垂涎的美食产品。
临夏美食产业的茁壮成长是临夏尊重传承、探索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州深入挖掘美食技艺传承,邀请北京和省上烹饪专家指导制定了40项特色美食制作类标准、4项品牌类标准,2项餐饮行业制度类标准,全部结集编印成册。搜集整理构建起了“五个十”临夏美食名品、编写相应菜谱,制作高端美食宣传片,编制美食故事集、文化丛书、短视频,利用融媒体、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形成线上互联网平台矩阵,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介临夏美食和美食文化,讲好临夏品牌故事、传扬临夏品牌价值、塑造临夏美食品牌形象。
在此基础上,依托百花烹饪学院和各县市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推行机构培训和在岗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加快培养本土人才,提升培训就业转化率,进一步壮大管理营销和烹饪技能人才队伍。
临夏美食从此起步,扬帆远行。
临夏特色面点
餐饮带动多业发展
发展美食产业,有哪些利好?据州商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临夏美食餐饮门店3万余家,从业人员近17万人。
如今,我州在外打拼的餐饮创业者遍布全国,形成了牛羊肉、调味品、牛肉拉面等生产经营体系,打响了京穆兰、伊京轩、东方宫、沃利德、高原姑娘等美食品牌,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并组建成立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河州力量品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分散的临夏美食抱团发展,实现产业上档升级、做大品牌。同时,“河州味道”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一大批固定消费群体,已经成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美食品牌,延续千年的金字招牌愈发耀眼、熠熠生辉。
美食上游连着田间地头,下游连着市场餐桌,孕育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此,州上不断开拓这片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美食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落实美食产业发展奖补资金4361.63万元,共发放美食产业贷款3147户3.6亿元,重点对新建和品牌提升的州内外“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餐饮门店、“三统一”门店进行扶持。
——美食产业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各县市大力实施美食产业发展项目,倾力打造临夏美食特色街区、美食村镇和农家乐集群。临夏市“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等特色街区以及东乡县毛沟美食风情线等一批美食聚集区已形成业态集聚效应,扶持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和沿黄河三峡旅游环线周边群众新开办农家乐1545家、星级农家乐181家,促进了美食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美食供应链体系构建逐步完善。各县市加快培育以牛羊肉、调味品、特色食品配送为主的供应链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的临夏美食供应体系逐步呈现,初步形成覆盖上海、广州、厦门等全国重点城市的食材配送网络。
——生态食材基地创建优势凸显。实施提质优质工程,大力推进“三品一标”注册认证,培育形成“临夏香菇”“东乡贡羊”“和政赤松茸”“康乐牛排”“广河肉羊”“积石山花椒”“永靖百合”“临夏县高原夏菜”“临夏市树莓”等一批具有临夏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食材品牌。
一条环环相扣、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链条让临夏美食产业“攥指成拳”。
……
美食制作者的匠心,令人赞叹不已,而打造特色美食品牌,让“河州味道”飘香四海,则是我州各族群众共同的职责、使命和坚守。历经千年的文火久炖,在社会各界的精心烹饪下,“河州味道”愈加醇厚绵长……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