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教 > 招生就业

群众幸福饭碗端得稳——记全州劳务产业发展十年成就

2023-02-15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6662

24cf06b5-e4ef-4d8b-ae49-8a56c7e3cd87.jpg.jpg

关键词 抓培训 促就业

群众幸福饭碗端得稳

——记全州劳务产业发展十年成就

记者 马琼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关乎企业运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社会的“稳定器”,另一头关乎个人发展、千家万户、民生冷暖,是民生的“压舱石”。

f5fb2926-7149-4a6f-8722-aec642808065.jpg.jpg

吉美包袋产业园

人多地少是我州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短板,劳动力资源丰富则又是我州的优势所在。面对这一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抓培训、促就业,不断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培育、壮大、提升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率和扶持精准度,全力以赴稳住“最大民生”。

b227b04e-80d1-411c-81c9-7672fb105159.jpg.jpg

务工人员欢送仪式

十年来,我州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输转活动,把“春风行动”“春风送岗位”活动作为劳务输转政策信息宣传的重要窗口,组织化输转率由2015年的50%左右提升到85%以上;

0a678177-1ace-45f6-8d03-cdecb316ba77.jpg.jpg

牛肉拉面技能培训

十年来,我州劳务基地数量成倍增长,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遍布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中东部省市的200人以上规模劳务基地达到62个。同时,稳定和扩展西部地区劳务基地,在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建成200人以上规模劳务基地6个;

9f758952-1cb3-4e4e-b83f-2b7564b809be.jpg.jpg

科司特乡村就业工厂生产线

十年来,中介服务不断优化充实,发展中介组织104家,创新打造全省首个人力资源产业园,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提升务工人员稳定性;

8e33902c-807b-4bd8-aa4f-f1c68376d086.jpg.jpg

“春风行动”返岗专车

十年来,广泛宣传临夏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和“反季节务工”“夫妻工”等特色务工优势,“临夏劳务”的口碑和知晓度不断提升;

……

近年来,全州持续加强培训输转就业一体化工作,通过“嵌入式”“订单式”“培训券式”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定向定岗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力推动劳务输出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州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36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522.0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63.46亿元。

QQ截图20230215093831.png

“阳光大姐”职业技能培训

2021年9月,阳光大姐服务有限公司落户临夏,为我州劳务培训、群众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以前,家里的日常开销全靠种地和四处打零工维持,参加了‘阳光大姐’的培训后,我很快找到了一份月嫂的工作,收入也不错。”53岁的马米乃从一名家庭妇女变身为每月能拿到8500元甚至更高工资的月嫂。

a76ac079-de2c-4178-8b7d-f73a417c7681.jpg.jpg

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员工采摘蘑菇

马米乃是我州劳动者依靠劳务品牌、提升技能水平、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劳务产业的发展,为群众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就业越稳,创业越热,“好饭碗”就越端越牢。让群众端稳幸福饭碗,日子才能安定、踏实、有奔头;群众稳定就业,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从容、坚定、有底气。十年间,我州使出浑身解数,坚持稳岗留工与输转就业“两手抓”,持续抓培训、拓基地、创品牌、促增收,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编辑: 责任编辑:马宇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