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安排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牺牲、死难者高达3500万人。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
红色旅游推荐 ——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 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于2009年3月在松鸣岩景区筹建。2013年4月从松鸣岩搬迁到县“三馆一中心”六楼,当年10月完成布展,并向公众免费开放。2018年进行了提升改造。纪念馆展厅由肋巴佛革命事迹展区、和政县革命史展区、和政县建设史展区及和政县党员教育基地四个展区构成。展厅面积856平方米,布展面积3001平方米,展出图片500多幅,实物210多件,其中文物和藏品148件,二级1件,三级5件,一般文物26件。纪念馆以文字、图片、实物及场景再现的形式真实地反现了革命
残存的南城墙中段 残存的西城墙一段 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黄河南岸边,遗留有四座不同时代的古城遗址,其中以康吊村附近的河关城历史最为悠久,是我州境内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汉代土城遗址。2019年8月27日,笔者乘调查河州二十四关之一的积石关的工作便利条件,深入大河家镇,对历史上的河关县县治河关城进行了实地考查。 一、西汉与西羌的战事风云 在我国历史上,西汉是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曾经把雄视蒙古高原的匈奴驱赶到荒漠之处,收复了西域的疆土,征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平定了南方的战乱。汉
临夏州博物馆珍藏着一方金代铜印、国家二级文物——河州监支纳印。就是这方未启用的铜印,见证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故事,要从793年前的春天说起: 当时的金王朝内忧外患,随着蒙古铁骑大举南下,金王朝在各地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元太祖(铁木真)二十二年三月,即公元1227年,也就是金正大四年,蒙古军队攻占河州,河州遂为蒙古汗国所有。由于通讯、交通的闭塞,河州已于4个月前沦陷而落入蒙古军之手的消息巩州行部竟浑然不知,于七月铸成此印来征粮筹款。直到该印铸成并送到河州时,河州已被蒙古军占领,可惜该印未经启用便已宣
红军长征景古缐家楼遗址 重建后的缐家楼遗址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80多年前,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西北先遣军从雪山草地、硝烟战火中一路走来。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十二师的广大指战员长征到达康乐景古城,9月30日全部撤离景古地区。红军在景古、莲麓地区驻扎的52天里,军队得到休整,改善了部队供应;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宣传抗日主
胡廷珍手迹 胡廷珍遗物 ●王维胜 革命先烈胡廷珍是中国共产党甘肃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临夏籍的第一位共产党员。1924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党,并在其领导下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6年胡廷珍受党委派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继续为党工作。北伐开始后,因形势需要,胡廷珍被党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总政治部工作,协助中共北方区领导人刘伯坚做冯玉祥西北军的政治工作,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1927年3月,胡廷珍等共产党员恢复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胡廷珍任特支书记。同年,在临夏建立了中共导河特
今日积石峡雄姿 积石关不仅是古河州一处非常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底蕴丰厚的著名人文景观,还是一处耀眼的文化地标,历代文人骚客的朝圣之地! 一、地险天成 积石关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地处巍峨的积石山麓,积石峡东口。它地险天成,南倚巍峨高耸的积石山峭壁,北临浊浪滔滔的黄河深渊,背山面水,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内为甘肃省积石山县,关外为青海省循化县,隔黄河与青海民和县相望,历来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要隘、军事之要地、甘青之门户。 积石关的西端,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这是一条长约25公里
机场被誉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民用机场建设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更为区域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9年1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中,将临夏民用机场项目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前期工作新建类46个机场之一,同时也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关于支持“三个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重点支持项目。5月28日,受国家民航局委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州委州政府承办的临夏民用机场
历史上的踏白城之战 ● 张有财 癿藏城远景 在积石山县癿藏镇旧城街道东侧的平川地里,矗立着一座东西长270米,南北宽约150米,占地4.05万平方米的古城,城墙高12米,用夯土版筑而成。墙基厚约2.5-3米,东、南、北城墙各有一个城门。据《积石山县志》记载:这座古城为宋代吐蕃首领唃厮啰之孙木征所筑,史书上称之为“踏白城”。北宋熙宁年间,吐蕃首领木征、鬼章曾在此与王韶率领的宋军进行了数次惨烈的战斗,史称“踏白城之战”。 踏白城之战是北宋与唃厮啰政权之间在临夏境内发生的一场战役,该战役虽然以北宋的胜利而告终,
辛店文化及唐汪式陶器概述 唐汪式旋纹双大耳罐 唐汪式回纹彩陶罐 唐汪式旋纹双耳双鋬彩陶壶 唐汪式旋纹彩陶壶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文化遗存,因1924年4月在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首次发现而得名,年代约公元前1400—前7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代)。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都有疏密不同的分布,其中以大夏河和湟水流域最为集中。 辛店文化分为山家头、姬家川、张家嘴和唐汪四个类型。其中唐汪类型因1956年首先在东乡县唐汪遗址发现而得名,又称唐汪式陶器。唐
档案是开启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金钥匙。成立于1962年的康乐县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51161卷,其中人事档案3357卷,文书档案32464卷,凭证823卷,账簿414盒,实物116件,资料7060本,印章285枚。在该馆里有一份珍贵红色档案——中共康乐县地下党员名册,该名册记录了康乐县地下党员的基本情况。在中国共产党99岁生日之际,让我们打开这份尘封已久的档案,回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红军长征播撒的革命火种 康乐县是我州唯一一个红军长征经过并播撒了革命火种的地方。1936年8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
明代正德青花婴戏图瓷碗 同时出土的铜镜、古钱币、单耳黑釉瓷罐 2017年4月,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春拍中,一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成交,高出估价1亿港元一倍之多,成为明代瓷器第二高拍卖成交价。明代,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与艺术有着紧密联系的朝代,明代瓷器便是代表之一,备受世人喜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们临夏,也出土、珍藏着一对国宝级明代瓷器,那就是明代正德青花婴戏图瓷碗。故事要从35年前的秋天说起。 一、红园新村浅坎藏宝 1985年10月8日,临夏市建二公司一队正在市城西红园新村紧张
清代道光皇帝诰封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史中功垂千古的民族英雄——朱贵将军及其祖父朱仲的诰命是临夏州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之一。这件诰命为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宣宗皇帝诰封朱贵祖父朱仲为武翼都尉的诰命文书。该诰命长321cm,宽33cm。由苍、青、黄、赤、黑五彩锦绫制成,汉满两种文字书写,汉文为楷体右起竖排向左书写,满文则左起竖排向右书写,两种文字合璧于中副,其中汉文部分长159cm,满文部分长114cm。文中首遇官衔时用朱笔书写,其余均以墨书写。卷轴端织有“奉天诰命”四个柳叶篆字,并织有升降龙盘绕纹
“河州八景”是明代以来文人学者根据河州境内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的影响力,推选出的河州境内众多景观的典型代表。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考查,对清代的“河州八景”从具体位置、景观内容进行了考证。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是大禹治水的源头,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享有“河湟雄镇”之美誉。 临夏历史悠久,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在这里设县、置州、建郡。十六国时,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44年),分凉州地置河州,河
唐汪镇是东乡族自治县的三个川区乡镇之一,现辖12个行政村。处于洮河下游西南岸,西南面以唐家坡、牛形山、角斯干等山岭为界,与达板、大树、北岭、龙泉、董岭五乡镇相接,东北面以洮河为界,与临洮县红旗乡的红旗、何家湾、上堡子3个行政村隔河相望。 洮河这道天然屏障,长期阻隔着两岸的交通往来。据《临洮县志》记载,洮河年平均流量为146.4m/秒,年平均径流量为46.16m/秒,平水期水深2.5-3.1米,河宽60-70米,流速0.83-1.7米/秒,平时不借助舟、桥,人们无法通过。因此,在唐汪川这一带洮河上,古时曾有
鲁瑞林将军简历 鲁瑞林,生于1911年,临夏县民主乡鲁家沟村人。少时家贫,放羊砍柴,读书不多。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军孙连仲部驻临夏,鲁瑞林投军。民国20年(1931年)11月随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不久,所在部队连长和部分班、排长密谋杀害指导员,煽动士兵哗变,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指导员报告,使哗变未遂。鲁瑞林在第四、五次反“围剿”中作战勇敢,苏维埃《红星报》给予登报表扬。因战功显著,升任红五军团某部营长、科长、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鲁瑞林任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