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监测数据显示,沿途景区及重点区域负氧离子浓度大部分在5000个/cm³以上,超过清新空气的标准。吊水峡、松鸣岩、草长沟、竹子沟、莲花山、白桦林、药水峡、法台山、大墩峡、巴地沟、三岔沟、大桦梁、耳子屲梁、香花坪、半苍岭等区域的负氧离子浓度值达到10000~20000个 /cm³,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是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 据了解,负氧离子被喻为“空气…
我省中高考学子听喜讯凭“两证”可免费畅游麦积山 活动时间:6月11日至7月10日还可享受麦积山石窟免费讲解服务 每日甘肃网6月12日讯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王兰芳)6月11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麦积植物园联合对外发布公告称,以上三部门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届“天水莘莘学子免费畅游麦积山”活动,今年麦积山旅游惠民政策继续放大招,我省所有高考和中考“两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就可以免费游麦积,与此同时,还能享受麦积山石窟免费讲解服务。活动时间为:6月11
两到临夏,间隔三十多年。1986年夏天,我和一批文学评论家到过甘肃临夏,那是奔着刘家峡水库风景和炳灵寺的古老精湛石刻去的。2019年1月,再来临夏,却完全没有预知预料地被临夏城内八坊十三巷的景致给迷住了!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交接地带,东临洮河,北濒黄河。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可经此地入青海,去张掖、达于阗等。而远在唐朝,西部的使者、商人等,就多经此地入中原。当时就不断有人在河州这个地方长期住了下来。在南关厢、前河沿、大小西关这一片地方,则逐步建起“围寺而居
和政县红色旅游起步较晚,但借助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有了喜人的发展。2009年,县委县政府投资在松鸣岩景区建立了肋巴佛革命纪念馆,2013年搬迁到县“三馆一中心”,2018年3月又进行了提升改造。展厅由肋巴佛革命事迹展区、和政县革命史展区、和政县建设史展区和和政县党员教育基地四部分组成。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烈士怀来仓肋巴佛短暂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展示了和政悠久的文史、党史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资政、存世、教育的意义。 开馆9年来,累计接待参观瞻仰人数50多万人(次),其中青少年接受爱国主
深秋时节,端坐在太极湖畔黄河花堤绿荫蔽日的石凳上,静心吮吸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吐泻肺腑中淤积的二氧化碳,深切地体味自然界的原生态。清晨,迎来一缕绿叶滤洗过的清风;黄昏,送别一轮落山的夕阳。 绿树翠竹,青郁葱苍,层层叠叠,过滤掉闹市车水马龙激起的尘埃,吸收了城市喧嚣中的高分贝噪音,屏蔽着商业往来的世俗烦躁。这是城市里的一片净土。黄河岸边的清风,郁金香丛中的香泽,步行道上的惬意。枣树林中览万物峥嵘,牡丹亭前赏国色天香,水车园中寻黄河魂魄,马鞭草丛中听琴弦,十样锦园里话缠绵。 城中有园,园在花堤,独特的一片
幼年时,看到鸟儿会飞翔,就不经意会在心中冥想,是否人也可以像鸟自由的翱翔,渐渐的长大,心中却没有了那样的虔诚,朋友以前说要带我在刘家峡飞动力伞,却始终没有如愿。 年初,有幸去了博卡拉,当看到博卡拉南面山上遍野的滑翔伞时,忙碌的自己才依稀记得有这个小小的愿望。 旅游者的眼中,博卡拉是世界的,不光是因为在博卡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更多的是博卡拉有着包容世界的心态。这里集合了山地车、徒步、滑翔伞、皮划艇等各类户外的爱好者,交流与体验成为增进彼此关系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有名的度假地,悠闲自在、探险户外是这里最
近年来,临夏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火了农家院,富了农民,乐了游客。农家乐针对游客需求,推出爆炒土鸡、搅团、散饭、窝窝头、山野菜等一系列特色农家菜,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吃着香喷喷的农家饭菜,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位于折桥镇折桥村河滩社的怡品回味生态庄园,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精良的菜品得到了游客青睐,尤其是院内放置的临夏市A级景区简介标牌,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了解临夏市的历史文化及美食美景,在全市各大农家乐中作出了宣传临夏的表率。 走进这家农家乐,几桌客人正在院内、堂屋用餐,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炕锅羊肉、
随我在临夏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愿留 …… 临夏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旁的林荫小路上,祁蓉兰边哼着歌曲边参观周围的美景,满脸的兴奋和抑制不住的惊喜溢于言表,祁蓉兰出生在临夏,二十多年前随家人去了海南定居。但是她每年都会回到家乡,看看家乡的亲人,感受家乡的变化。 “我每年都会回一趟临夏,每来一次,都能发现家乡有很大的变化。今年回家正逢甘肃省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举行,作为一名临夏人,我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祁蓉兰开心地说。 健谈的祁蓉兰向记者说:“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那时候东城区
连日来,以“绿色省运 美丽临夏”为主题的省十四届运动会,让全省的体育爱好者欢聚临夏,在一场场精彩的赛事中畅享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为助力省运会,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临夏市开展了名优风味小吃展、茶马古市体验游、文艺汇演等18项丰富多彩的系列展演及名优特产展销会,让四海宾朋和广大群众在风情浓郁的民俗特色和美食体验中共享体育盛宴。 说起对临夏的印象,专门从天水市赶过来参加篮球比赛的运动员赵成昌竖起了大拇指,他说:“这次来临夏参加省运会,第一感受就是临夏观众非常热情。通过几天的比赛,充分感
金秋时节,每当走进临夏县先锋乡鳌头村潘二社和三社时,仿佛置身于一副美丽的画卷中。一条条干净整洁、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似一条黑丝带把一户户农家串连在一起;户户门前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一望无垠的田野里籽粒饱满的庄稼传递着丰收的信息;房前屋后的果树上累累果实挂满枝头;村子里家家户户正忙着修建新房,整个村子一派生机盎然。 潘二社和三社紧密相连,有农户200多户,约千余人。这里的村民是1967年国家修建刘家峡水库时搬迁来的移民,这些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改变着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创造幸福生
许久不回老家,走在往日的巷陌,我的心头竟泛起一丝陌生。 冬季愈使村庄显得萧瑟,可当看到巷陌深处的那一棵杏树时,记忆恍然颠覆了流年。 它的枝干还是像往年一样不算太直,偶尔会有隆起的部分。摸上去竟有些温度,似她紧闭的双眼。枝干的有些部分溢出些纹路,像是一不小心浸上去的墨水,随即又被这温煦的阳光给覆盖了。 在这个不算太冷的冬天里,它的枝干上还残留着几片枯黄的树叶,一阵微风拂过,便悄然落下,仿若孤单的枯叶蝶。 而此情此景却又勾起了我记忆中她那素雅的花期。 小小的,亦白亦粉的花瓣缀满了绿叶与绿叶间的空隙,淡淡的花香
癿藏镇,在我的家乡附近,离临夏市西北二十二公里。以前我去癿藏,乘车经过甘藏沟梁,一眼便看见癿藏,特别是对癿藏清真寺高高的“唤醒”楼,从许多楼房和民房中一眼认出,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特殊的标志。 癿藏,历史上明代在河州境内散落的二十四关之一,称“癿藏关”,是河州(现临夏)十万大山中的一个小山村镇,这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小镇,经济并不发达,从这里向西北走五十多公里便到了大河家镇,不论经过关门或民和,都能直通青海西宁;若从癿藏向西翻越达力加山,只是海拔高点,便可到循化,也能直通西宁。 历史上的癿藏,原为藏族土
“咱的城市今非昔比” 老同学40年未见,因为同学聚会,长居新疆的马占奎趁着“五一”假期回到家乡临夏,顺便游了几个家乡的景点。不游不知道,一游吓一跳。马占奎感慨:“光听着、看着那么多外地人来咱临夏旅游,还以为景区和前几年没啥两样,谁知道咱们家乡的景点变化太大了,景区更有规模了,服务也更加规范了,真是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有的品呀!旅游过后,我们几个同学心里都美滋滋的,为咱家乡的变化骄傲啊!” 上次来还是在10年前,马占奎回忆:“那时候哪儿有‘十里牡丹长廊’一说,南滨河路是旧家具市场,到处都堆着木头,还有一
竞相盛开的板蓝根花 五月的东乡县梅滩村,山青柳绿,鸟语花香,处处是美景。田野一片金黄,腹地的板蓝根花已盛开,成为当地一景,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游客前来观赏拍摄。 记者来到梅滩村板蓝根种植基地,柔风吹过,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药香味,大片金黄色的板蓝根花竞相开放,迎风飘香。 梅滩村位于东乡县关卜乡西南部,属于二阴地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无污染。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环境,适宜种植各类花草树木,也适宜中药材的生长,更是板蓝根生长的“宝地”。 “2016年10月,我们种上了板蓝根,来年4月就开花了,当时引来了不少游客
“去年暑假,我去甘肃省永靖县看爸爸。到那儿的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去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提起刘家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在小学曾经学过的这篇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来自张掖市的司亮亮也不例外,对这篇课文记忆犹新,还能背出课文中的几段来。 “我对刘家峡的所有印象都来自于‘听’”,司亮亮向记者回忆说,或许是缘于小学课文里的刘家峡水电站,亦或是在兰州上大学时,每年5月兰州大街小巷上沿街叫卖的刘家峡草莓和小西红柿,从学生时代起,司亮亮似乎就与刘家峡有了不解之缘。 “当时也没想到我会成为刘家峡人的儿媳妇,现如今这